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进一步了解木兰溪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7月21日,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古邑游洋文化传承实践队怀揣着对生态文明的热枕与探索之心,赴莆田市荔城区木兰溪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在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合影
总书记的为民情怀
“变害为利,造福人民”,1999年,在闽工作的习近平同志亲自擘画和推动木兰溪综合治理。走进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实践队员就被展览馆里醒目的木兰溪治理标语深深吸引,通过讲解员的介绍,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木兰溪综合治理措施实施的背景。原来的木兰溪,随着季节变更,水患严重,带来许多民生问题。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赶赴莆田指导救灾。经过二十年党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木兰溪从曾经的洪水肆虐到如今的安澜清波,呈现出“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见证了一个流域乃至一个城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沧桑巨变。
观看习近平同志治理木兰溪时的新闻
治理中的科学决策
1998年,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既要保障安全、又要维护生态、还要考虑发展的治水理念,当地成立木兰溪治理专家委员会,最终论证通过了“改道不改水”的裁弯方案。在展览馆,实践队员认真观摩展柜里的一份份文件,最早的文件年号可追溯到1998年,队员们无一不被当地领导干部的治理决心所打动,泛黄的文件不仅展示着当年木兰溪治理的曲折历程,也体现着当地党民群众对木兰溪治理的重视。如今的木兰溪,天更蓝、水更绿,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下,发展着属于当地的生态文化,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讲解员讲解木兰溪治理的措施
党员同志的率先垂范
习近平同志与当地干部群众、驻军官兵6000多人一道参加了义务劳动。各级党政领导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坚持不懈地推进木兰溪治理。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队员们观看了习近平同志与当地群众共同参与劳动的记录片、荔城区领导干部赴实地考察的资料,被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触动,生态治理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正是在党的正确指导下,木兰溪得以科学治理,荔城区也逐渐发展成为生态怡人、环境优美、人水和谐、经济繁荣的可持续发展区域。
绿色生态的久久为功
接着,实践队来到了木兰坡,参观了木兰坡水利灌溉工程。木兰溪是一部贯穿莆田历史的千年水利史诗,宋代历经千辛万苦修筑了木兰坡,从此沧海变桑田,孕育了璀璨的生态文化。纵观木兰溪全流域,仙游县既是源头,也是上游所在地,县内木兰溪干流长度、流域面积均占全市60%左右。当地开展木兰溪多种“生态+”模式,丰富木兰溪文化、旅游、开发资源,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份规划用到底,为推动河湖从治乱向美丽、健康、幸福升级,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实践队于木兰坡合影留念
参观木兰坡水利灌溉工程
清清木兰溪,悠悠母亲河。历经20余载接力治理,木兰溪从水患之河成为造福人民的生命之河、安全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成为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为当代治水提供了木兰溪样本。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队员深入了解了木兰溪治理的历程和成果,更让队员们深刻领悟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